010-65960020

022-23853360
2019 合源生物首届科学顾问委员会细胞治疗研讨会顺利召开
日期:2019-05-23       来源:合源生物

2017年美国FDA先后批准两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上市,开启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时代,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合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源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创新型免疫细胞治疗研发的新型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打造安全、高效、可及的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以尽早、最广泛地惠及患者。随着国际CAR-T细胞治疗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内注册法规的不断完善,合源生物正积极加速推进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注册并布局未来研发管线。 2019年5月23日合源生物在武汉国际会议中心组织召开了首届科学顾问委员会细胞治疗研讨会。会议围绕免疫细胞治疗研发面临的问题和临床需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嘉宾提出了诸多极具参考价值的意见及建议,会议成果丰硕。本次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的王建祥教授主持。参加此次会议的专家有:(按名字姓氏笔画数排序)

 王建祥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 王  刚博士(药明生物副总裁、前美国FDA资深政策顾问、前中国CDE首席科学家)

 王  品教授(美国南加州大学)

 王  敏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 兰宝石先生(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生物技术与药学工作委员会)

 刘德龙教授(美国纽约医学院)

 孙云霞女士(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 邱录贵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 宋永平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

 姚树元博士(药明康德无锡生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姚  毅博士(前美国FDA临床审评官)



首先合源生物董事长何为无博士介绍了公司聚焦于免疫细胞治疗领域的缘起。何博士谈到,至今他已从事三十多年的医药相关工作,从基础研究到医药投资,不断地整合多方资源,孜孜以求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产业化产品,从而能在临床实践中让患者获益。CAR-T细胞治疗在科学家们多年的不懈努力下已经进入临床应用,给患者带来了肿瘤治愈的希望! 创办合源生物的目标就是致力于“为中国患者制造一款高质量、低成本的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何为无博士强调“药品开发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工作,一定要下定决心,做好跑马拉松的准备,要有执着的信念”。好的产品源自扎实的基础科学研究,是高质量的基础保障,尤其在肿瘤治疗领域,科学技术的突破带来治疗模式和疗效的突破,最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是血液肿瘤基础研究和治疗的翘楚,具有颇多开创性工作。尤其是其CAR-T细胞治疗研究成果已经展现卓越的安全性和临床有效性。但CAR-T细胞治疗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比如其中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价格贵”。普通的中国的老百姓难以承受,这是免疫细胞治疗公司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也是合源生物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何为无博士最后强调,以CAR-T细胞治疗为代表的免疫细胞疗法将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工具,合源生物将以患者获益为核心价值,强化公司运营管理,加强同政府及药监部门的沟通合作,多方协作共同努力而最终让中国患者用上安全、高效、可及的免疫细胞治疗药物。



何为无 博士


合源生物CEO吕璐璐博士介绍了目前公司的细胞治疗管线产品和研发策略。她在会上强调,免疫细胞治疗已然拉开序幕,其离不开成药路径下的产业化、临床及患者获益的核心标准以及多方多维度合作的生态链。目前全球各地都在加快CAR-T细胞治疗研发工作。最新的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研的CAR-T治疗临床登记中心共750个,中国和美国占据总量的近70%,中国的细胞治疗产业化进程第一次有机会站在了国际高水平的起点上。这是历史赋予的宝贵机遇,应尽全力加速推进这一产业化的进程,实现中国在免疫细胞治疗领域的历史性弯道超车。



吕璐璐 博士


合源生物是专注于免疫细胞治疗领域的制药公司。公司以 CAR-T细胞治疗为切入点,推进并建立产业化模式,同时推动后续产品不断发展。公司首个目标是尽快实现第一款产品CNCT19上市,从而也实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科研成果的产品转化,造福更多患者。合源生物将一如既往地以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为导向,依托自主与合作研发的模式,构建创新性研发管线;另外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公司亦将致力于工艺的不断优化;生产的标准化;效率的持续提高,确保优良的产品质量;成本的不断优化降低,提高药物可及性;贯穿始终的团队建设,面向全球吸纳更多人才加入,打造专业的核心团队,以迎接未来更大的挑战。

会议第一部分主题主要围绕CD19 CAR-T(CNCT19)注册及临床研究计划。王建祥教授首先详细介绍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血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以下简称血液学研究所)CD19 CAR-T(CNCT19)的研究背景和历程。以白血病细胞对T细胞的激活机制为基础,阐述了血液学研究所从自主研发抗CD19特异性单链抗体到国际开创性应用这一抗体修饰白血病细胞激活T细胞,再到修饰T细胞(也就是CD19 CAR-T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这一历经多年的研究历程。王建祥教授指出CAR-T研发过程中离不开抗体的选择和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是最早使用抗体对白血病细胞进行标记这一技术的研究机构之一。血液学研究所自主开发了200余种白血病相关抗体,抗CD19单链抗体是其中最突出的抗体之一。利用这一抗CD19单链抗体开发出的靶向CD19的CAR-T细胞在体外及动物实验中展现出卓越的肿瘤杀伤作用。在此基础上,血液学研究所于2016年开始开展这一CD19 CAR-T(CNCT19)针对ALL及NHL的探索性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国际已发表数据具有可比性。2018年10月中国CDE正式受理CNCT19的新药申请。王建祥教授强调指出,CNCT19是中国自主研发的CD19 CAR-T细胞,希望多方合作,共同推动这一成果转化,尽早惠及患者。



王建祥 教授


紧接着,合源生物的开发团队汇报了CD19 CAR-T(CNCT19)当前进展。注册总监王浩介绍了IND申报及审批情况,医学总监张琦博士介绍了注册临床研究方案,伴随诊断事务总监邓一平博士介绍了生物标志物研究方案,临床运营总监孙建辉介绍了注册临床研究的实施计划,生产总监石琳博士介绍了生产工艺优化方案。随后,专家们就CD19 CAR-T(CNCT19)当前所面临的相关问题同合源生物团队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细致地讨论,对注册临床方案的设计、工艺优化、注册策略等给予了宝贵的建议。



合源生物 王浩先生



合源生物 张琦博士



合源生物 邓一平博士



合源生物 孙建辉先生



合源生物 石琳博士



合源生物 王瑞博士


会议的第二部分围绕后续血液肿瘤产品线规划展开,针对当前CD19 CAR-T在治疗ALL及NHL中存在的问题而开发新的CAR-T疗法。如针对CD19 CAR-T治疗ALL中存在的复发问题而设计的CD19/CD22双靶点CAR-T以及针对CD19 CAR-T治疗NHL中存在的疗效问题而设计的sPD-1/CD19 CAR-T等。王品教授首先介绍了sPD-1/CD19 CAR-T研发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前基础研究进展。sPD-1/CD19 CAR-T通过自主分泌阻断性PD-1抗体(PD-1 blocking scFv)极大地增强了抗肿瘤活性。王品教授展示了体外体内的临床前实验结果,成为现场专家关注的焦点。

王敏教授紧接着介绍了CD19/CD22的研发背景、临床意义及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展。复发是ALL患者经CD19 CAR-T治疗后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和挑战,约30%~50%的ALL患者在接受CD19 CAR-T治疗后会复发。CD19/CD22 双特异性CAR-T设计用于延长CAR-T治疗的反应时间、延缓或阻止复发。通过反复比对、验证多种CD19/CD22 CAR-T模型,有效筛选出最优CD19/CD22组合。体外体内实验均展示强效抗肿瘤活性。合源生物开发团队汇报了相关研究的药学、工艺研究计划、药理毒理研究计划、临床研究计划、生物标志物研究计划及注册策略并同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专家们的意见与建议为进一步临床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王品 教授



王敏 教授



邱录贵 教授



宋永平 教授



王刚 博士



姚毅 博士



姚树元 博士



孙云霞 女士



兰宝石 先生


免疫细胞治疗是当前全球研究的热点,新靶点、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合源生物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患者获益为标准,积极布局未来研发管线。美国纽约医学院刘德龙教授对CAR-T细胞治疗的未来发展前景及方向进行了展望,介绍了CAR-T细胞治疗的新方式如组合治疗、序贯治疗等等,总结了当前新的CAR设计如多靶点、调控开关、通用型等,重点介绍了当前最前沿的通用型CAR设计。刘德龙教授从临床医生的角度去阐述了如何将CAR-T细胞做成真正临床需求的产品以及对于成本控制的考量,为免疫细胞治疗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王敏教授全面介绍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的多项免疫细胞治疗项目进展,包括针对AML的CD123/CD33、FTL3 CAR-T研究以及通用型CAR-NK等的研究进展。



刘德龙 教授


会议的最后,龚虹嘉先生从一个资深投资人的角度分析了国内外新药研发的大势。他指出在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各领域科学技术也不断跻身前沿,未来的发展变化超乎想象,但我们始终相信,开发出高效、价格可控、面向普通大众的免疫细胞治疗产品将是公司追求的最终目标。在这个奋斗的过程中,我们除了需要专业、技术、科学精神之外,更离不开大家的勠力同心,发挥各方优势,为中国患者带来奇迹!



龚虹嘉 先生


何为无博士与王建祥教授对全天会议进行了总结。细胞治疗产品的开发不是一个人的独奏,是需多方协作、共同奏响的交响乐,需要科学家、企业管理者以及各界相关人士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共同推进产业化进程!


我们的目标 专注细胞治疗    领航健康未来